非侵入性腦部刺激或語言訓練對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患者有幫助嗎?

重點訊息

• 基於目前有限以及普遍品質不佳的證據,我們仍不知道非侵入性腦刺激或各種類型的語言訓練,或這兩類治療的組合是否可以幫助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患者。

• 腦刺激研究中未報告嚴重副作用。

什麼是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

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PPA)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會緩慢損害大腦中控制言語和語言部分。PPA 分為三種類型(或變異株),不同類型對人們的言語和語言有不同的症狀或影響。然而,一般來說,患有 PPA 的人會逐漸喪失說、讀、寫和理解對話的能力。PPA 隨著時間而惡化,而且目前尚無治癒方法。對於患有 PPA 的人以及照顧和支持他們而言,無法溝通是令人困擾的。

目前治療的現況如何?

研究報告指出藥物並不能幫助 PPA 患者提高語言和溝通能力。因此,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探索了非藥物治療。其大致可分為兩類:(1) 非侵入性腦部刺激; (2)行為治療,通常涉及發聲構音和語言訓練。

兩種主要類型的腦刺激用於治療 PPA:(1)經顱磁刺激 (TMS); (2)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TMS 使用放置在人頭部附近的機器產生溫和的磁能脈衝來刺激特定的大腦區域。經顱直流電刺激 (tDCS) 透過連接在頭皮上的電極將低強度、無害的電流傳送到大腦。這些治療都是非侵入性的(不涉及切割皮膚或進入體內),並且都旨在刺激大腦活動。

PPA 的治療可以包括腦部刺激、行為治療或兩者的結合。

我們想要從研究中發現什麼?

我們想了解非藥物治療是否可以幫助 PPA 患者提高找詞能力(對物品或是情境選擇適當用詞的能力)、整體語言能力、認知(思考能力)和生活品質。我們也想瞭解大腦刺激是否有任何負面影響,例如引起疼痛或頭暈。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了將非藥物治療與另一種非藥物治療或對照組(未接受治療或安慰劑的組別—「虛擬」或「偽」治療)進行比較的研究。

我們統整研究結果,並根據研究方法和規模等因素評估我們對證據的信心程度。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查詢到 10 項研究,一共包含了 132 人。這些研究規模較小,參與者範圍為 3 至 40 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約為 68 歲。這些研究調查了下列治療:
• 僅 tDCS(2 項研究);
• tDCS 加上某種形式的語言訓練(7 項研究);
• 單獨重複 TMS(1 項研究)。

這些介入在治療類型、持續時間、頻率以及腦部刺激技術的細節方面差異很大。這代表我們必須單獨考慮每項研究的結果,而不是結合和分析多項研究的資訊。

主要發現

我們發現 tDCS 加上語言訓練可能有助於改善單字查找,特別是對於「訓練過的單字」——即參與者在研究期間練習查找的單字。儘管不同研究的結果有所不同,但我們的文獻回顧表明,語言治療和 tDCS 的結合可能適合改善 PPA 的語言功能。

3 項研究評估了治療如何影響人們的整體語言能力;但結果尚無定論。

另外只有 1 項研究或沒有研究評估我們感興趣的一些結果,包括認知(1 項研究)和生活品質(1 項研究)。後者顯示出人們生活品質的改善,然而我們對這一結果缺乏信心,因為它只根據單一研究。

這些證據受到哪些侷限?

我們對目前的證據信心不足,主要是因為研究如何進行以及研究人數太少等問題。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文獻證據更新至 2024 年 1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Dr. Hsing-Fen Tu 杜杏芬;瑞典 Uppsala University 博士後研究員【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