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資訊
對早產嬰兒進行早療介入計畫可改善嬰兒期(零至三歲)的心理和身體發育,並確實能改善學齡前階段(三至五歲)的心理發育。
尚缺乏早療介入是否有助於學齡孩童(五歲至十八歲以下)心理和身體發育的高品質證據。
此領域未來的研究應著重於出生第一年的介入措施是否在兒童年齡增長時仍有益處。
為什麼早產兒需要早療介入?
過早出生的嬰兒(懷孕 37 週之前)更有可能出現發展問題,例如思考與學習能力遲緩(心理發展層面),或是坐、行走和/或運用手部的遲緩(身體發展層面)。
什麼是早療介入計畫?
早期療育介入旨在透過提供支持與改善發展的活動來減少早產嬰兒的心理和身體發育問題。介入措施可能是著重於嬰兒、親子關係、或前述兩者的組合,並可包括不同形式的身體與心理治療以及教育。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我們想了解對早產兒進行早療介入是否能改善孩子於整段兒童時期的心理與身體能力。
我們也想了解在不同類型的介入措施之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舉例來說:
- 介入措施開始時,是在醫院或家中進行;
- 介入的重點是什麼:家長、嬰兒、親子關係、或綜合前述對象;
- 腦損傷是否會影響早療介入的效果;
- 嬰兒出生時的年齡和體重是否會影響早療介入的效果。
我們做了什麼?
本文為發表於 2015 年之文獻回顧的更新。
我們檢索的研究為:將早產兒(小於 37 週)隨機分配到提供早期療育介入的治療組、或是接受標準追蹤(醫學上典型的早產嬰兒追蹤)的對照組,以及一些關於照顧早產兒的進一步資訊。早療介入可在嬰兒住院時開始,但也有些介入措施必須在家中繼續進行。這些研究必須在早療介入後測量嬰兒的心理或身體發育狀況(或兩者皆有),我們將接受測量的年齡分為三組:嬰兒期(零至三歲)、學齡前(三至五歲)、以及學齡期(五歲至十八歲以下)。
我們比較與總結了文獻結果,並根據研究方法、各研究中包含之嬰兒人數、早療介入後受評估的人數等要素,評估證據的可信度。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介入的持續時間、研究中嬰兒的年齡、追蹤的時長、介入的重點等方面使研究存在很大的差異。
此篇回顧共採用 44 篇研究、包含 5,051 名早產嬰兒。本次更新包括 19 篇新研究、以及我們先前已納入的三篇有新數據的研究。
我們發現嬰兒本身以及親子關係兩者皆是大部分介入措施的關注重點。
我們也發現,早期療育介入改善了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發育,但可能無法改善學齡前兒童的運動發育。我們的研究顯示早療介入可能改善嬰兒期階段的心理與身體發育,然而並不利於學齡期的身心發展。
證據的限制為何?
這些研究的各方面存在許多差異,特別是介入持續的時間以及對嬰兒進行介入的程度,還有用於檢驗各年齡組的發展狀況(特別是身體發育方面)一系列不同測量工具的差異。由於有數據的研究數量少,我們對學齡期追蹤結果的信心有限。
這些證據最近的更新日期為何?
這篇文獻回顧更新了我們在 2015 年發表的回顧。證據更新至 2023 年 7 月。
翻譯者:范君郁(Chun‐Yu Fann,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畢)【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