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不自主流口水的治療方法

文獻回顧問題

評估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或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流涎症狀的治療效果。

研究背景

許多 MND 患者因吞嚥困難,而飽受不自主流口水(流涎)的症狀困擾。目前針對流涎症狀的處置方式包含抽吸唾液、藥物治療,或其餘更具侵入性的處置,如注射肉毒桿菌毒素至唾液腺(腮腺、頷下腺)、對唾液腺實施放射治療,及透過手術將唾液腺管打結。本次為更新最早發布於 2011 年的文獻回顧。

研究特點

考科藍回顧作者發現四項試驗可以納入本次回顧。

在第一項試驗中,20 位患有 MND 的受試者,頭部雙側的唾液腺會接受單次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或是安慰劑注射(假治療,dummy treatment)。

另一項試驗則比較肉毒桿菌與放射治療的效果,且無採取盲法試驗(盲法實驗意指不論受試者或研究員,皆不知道何者為實驗組、何者為對照組)。由於實驗結果包含受試者主觀的想法,因此實驗結果有諸多不確定性。此外,研究員在一組包含 20 位受試者的組別中,測試五種劑量的肉毒桿菌與三種劑量的放射療法之效果,使實驗結果難以解讀。

第三項試驗是 DMQ(氫溴酸鹽 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 與硫酸奎尼丁 quinidine sulfate 的組合)的交叉研究。60 位患有 MND 的受試者隨機分配成兩組:第一組接受 DMQ 治療約一個月,接著進行藥品洗除(無藥期)約兩周,再接受安慰劑約一個月;第二組則相反,先施用安慰劑,藥品洗除之後再接受 DMQ 治療。

第四項試驗則是讓十位嚴重 MND 的患者使用東莨菪鹼(scopolamine/hyoscine)貼片,或是安慰劑貼片。本試驗採用交叉設計,兩個為期 7 天的治療期間中,插入一個 7 天的藥品洗除期。

關鍵結果與證據品質

第一項研究的數據,據 20 位患者自述的證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有改善唾液分泌的可能,然而實驗結果也未表明有效果。本研究在實驗設計與實驗執行上皆相當良好,但因其較難以盲法試驗的方式執行,受試者主觀想法的參與將導致測量的不確定性。有些客觀的測試方法,如量測唾液體積,雖對受試者或研究員雙方都耗力費時,但這個方法確實能提供有用的數據;本研究提出的證據指出,在注射肉毒桿菌毒素的第八周可能能夠減少平均唾液量,且肉毒桿菌毒素的副作用可能不會比注射安慰劑來得多,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也非常些微。

DMQ 試驗則表明,若以 21 項的患者自述結果來評定,唾液、言語及吞嚥的評分皆有所進步;若以另外一種患者自述結果來看,言語方面也有所進步,但唾液及吞嚥則無。很難斷言這些差異在實踐上是否足夠重要。假使受試者是接受 DMQ 治療而非安慰劑的話,臨床人員更傾向認為受試者的延髓功能有進步 (延隨支配唾液、言語及吞嚥的功能)。DMQ 會有的副作用與預期的一致:最常見的為便秘、腹瀉、噁心與頭暈。而施用 DMQ 出現副作用的頻率可能不會比安慰劑高。本研究並無測量生活品質,也無對吞嚥功能進行客觀的測量。這份研究似乎執行良好,但盲法試驗有無成功便不得而知。

而比較肉毒桿菌與放射治療的實驗,與東莨菪鹼(scopolamine/hyoscine)貼片的實驗證據皆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無法從而得出任何結論。

進一步針對肉毒桿菌毒素、DMQ 甚至它們的組合來研究是具有相當價值的。未來的試驗需要足夠大,以檢測統計學上顯著的影響,並且需要對結果測量進行更多研究。雖然其他療法也有依病例對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ies) 調查 (相比隨機對照試驗,病例對照研究所提出的證據品質通常較低),但沒有證據能夠比較這些其他療法對流涎的有效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比較不同療法的可用性並優化治療方案。

本回顧所用的證據截至 2021 年 8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高子媛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 (Co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