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循環訓練法是否能比傳統物理治療更能改善中風後患者的步行。
研究背景
中風過後,病人可能會有行走上的障礙。他們可能走路速度變慢,只能短距離行走或需要輔助。他們可能更容易失去平衡也更容易疲倦。意思是他[們可能會減少行走,所以行走能力可能惡化。復健可以改善行走能力,但實際上很難執行,特別是對於中風過後的病人。循環訓練法包括分组訓練(而不是單獨與治療師),做更有實質效益的任務,且可能提供一個更容易實行的訓練方案。
研究特性
本篇文獻回顧是更新 2010 年發表的文獻。我們回顧了循環訓練法與傳統治療法在腦中風患者的比較研究,只收納了具有低偏差風險的高品質研究。我們對比較這兩種方法及其對人們步行方式、步行距離、步行速度和步行獨立性影響的研究感興趣。我們也搜尋了循環訓練法是否比傳統的方法有更多或更少傷害的研究。目前證據檢索到 2017 年 1 月。
主要结果
我們發現有 17 項研究,研究共 1,297 名受試者,這些研究比較了循練訓練復健與常規療法或假性復健。大部分的研究都顯示出循環訓練可以改善行走能力。更具體地說,我們綜合了研究結果,發現有中等品質證據表明,循環訓練與其他類型的治療相比,在提高人走得更遠、更獨立、更快行走的能力方面更為有效,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更容易地、自信地保持平衡。有一種說法是,人們在參加循環訓練時可能會更頻繁地摔倒,他們從康復醫院回家的速度也可能更快,但這兩個方面沒有得到統計數據的證實。我們還發現,與一年內發生腦中風的人相比,至少一年前發生腦中風的人同樣感受到了循環訓練法的益處。這意味著人們在腦中風後可以繼續改善的時間比之前報導的更長。需要更多的研究,去確定它是否適用於腦中風不同病情嚴重度的人,以及某些任務是否比其他任務更適合練習。
證據品質
整體研究的品質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在復健的研究中有某些細節無法被嚴格控制。然而,我們已經將證據品質調整至"中",因為我們承認某些試驗存在偏差的可能性。
翻譯者:張綜瑋 Tsung Wei Chang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 : 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