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癌病人於治療後之嚴重疲憊

文獻回顧

我們回顧了文獻,以確定兒癌病人於治療後易發生嚴重疲憊的情形,同時,我們也想要了解兒癌病人於治療後產生疲憊的過程及其危險因子。

研究背景

兒癌病人的治療與日俱進,治癒成效顯著;然而,年幼時罹癌與密集的接受化學藥物治療,都可能會影響到日後的身心適應。多數的癌症倖存者會產生出一種甚至多種的延遲反應,嚴重疲憊是成人癌症病人常見的延遲反應,常常波及個人生活,至今,我們尚不清楚兒癌病人,接受治療後產生嚴重疲憊的頻率及其危險因子。

研究特徵

此文獻回顧證據至2019年3月為止

我們納入了30篇研究,包括18,682位接受治療的兒癌病人,發現在癌症診斷、癌症治療、參與者年齡、及評估疲憊的研究工具,和研究規模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主要研究結果

18篇研究指出嚴重疲憊的發生率從0%-61.7%;4篇研究顯示在兒癌病人的兄弟姊妹,或者對照組中普遍存在著嚴重疲憊感,對照組的嚴重疲憊介於3.1%到10.3%之間,在這4篇研究之間,癌症倖存者比對照組更容易感受到疲憊,但只有2篇研究有顯著差異。

另從文獻上得知淋巴瘤與白血病(血癌的類型)的嚴重疲憊發生率於1.8%至35.9%之間;有2篇研究報告腦癌的倖存者,嚴重疲憊發生率為21.3%與14.6%;另1篇針對骨癌倖存者的研究,未報告出嚴重疲憊的病例。對於18歲及以下的罹癌倖存者,嚴重疲憊發生率介於6.7%至12.5%之間;相比之下,包括16歲及以上(大多超過18歲)的病人,嚴重疲憊發生率在4.4%-61.7%之間。

有22篇研究指出了一項或多項可能會導致疲憊的危險因子,我們的回顧發現了憂鬱可能會導致疲憊的發生,但癌症診斷的年齡和倖存者的教育程度似乎不會影響疲憊。

只有1篇研究報告指出在罹癌的2.7年過程中,102位參與者中(31.4%)有32位(31.4%)的嚴重疲憊。

研究證據品質

至今所有納入的研究,在證據品質上都存在著許多問題,研究之間有著不同的差異性,因此,此文獻回顧的證據都很薄弱,兒癌病人於治療後導致嚴重疲憊之因素,和嚴重疲憊之發生過程與及其危險因子皆仍不確定。

翻譯紀錄: 

翻譯者;官喬琪
服務單位: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
職稱:護理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