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評估制約-誘發運動治療(CIMT)對中風後日常活動能力與癱瘓手臂活動恢復程度的影響。
研究背景
中風後患者可能會有手臂癱瘓,相較於未受影響的手臂,患者更少使用癱瘓的手臂,即使仍有一些活動的控制能力。癱瘓使手臂的動作,如伸手、抓握和操作物體變得困難。換句話說,這使日常生活活動 (如洗澡、穿衣、吃飯和如廁) 增加許多難度。在制約-誘發運動治療(CIMT)期間,未受影響的手臂受到限制,因此無法使用,這意味著必須使用患側的手臂。戴上手套或特殊的輔具,可以限制未受影響的手臂和手移動。CIMT 被認為有助於恢復日常活動能力。
研究特色
考科藍研究人員團隊廣泛的檢索醫學文獻,確定了 42 項有 1,453 名受試者的相關研究。文獻證據更新至 2015 年 1 月。這些研究的受試者對患側的手臂有一定的控制力,並且能夠透過伸展手腕和手指來打開受影響的手。制約-誘發運動治療(CIMT)在不同研究之間存在差異,主要是在受試者未受影響的手臂,其每天受限制的時間以及患測手臂需要進行的主動運動量。制約-誘發運動治療(CIMT)主要與積極的物理治療進行比較,有些也與不治療進行比較。
主要成果
這 42 項研究中評估了中風復健的不同面向,但並非所有研究都檢測相同的內容。 11 項研究(共 344 名受試者)中評估制約-誘發運動治療(CIMT)對殘疾(在日常生活中有效使用手臂)的影響,發現使用 CIMT 沒有改善日常活動的自理(如洗澡、穿衣、吃飯以及上廁所)能力。28 項試驗(858 名受試者)評估了制約-誘發運動治療(CIMT)是否能提高使用患側手臂的能力。制約-誘發運動治療 (CIMT) 在改善手臂運動方面似乎比積極的物理治療或不治療更有效。
證據可信度
由於研究受試者數量較少,且每個研究結果的細節報告不足,限制了證據等級。我們認為殘疾方面的證據品質較低,而在使用患側手臂能力方面的證據品質也非常低。
翻譯者:劉依儒 (自由譯者)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