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及其家人的介入是否比標準治療更有效?

關鍵訊息

• 家庭介入可能會減少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復發。

• 家庭介入可能會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並可能改善思覺失調症患者家庭成員的情感表達(即不利的家庭環境,包括家庭關係和互動模式)。

•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得出關於家庭介入對思覺失調症患者及其家庭應用效果的有力結論。

什麽是思覺失調症?它對家庭有何影響?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的、長期存在的精神障礙。思覺失調症患者可能出現妄想、幻覺、言語紊亂、功能下降和自我照顧能力下降,或這些症狀的組合。他們經常康復後又再次發病(復發)。治療通常是長期的,包括藥物治療和「社會心理」介入,如社交技能訓練、談話和行為療法,幫助患者康復和控制他們的症狀。家庭在照顧生病的親屬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這反過來可能會給家庭帶來較高的心理壓力和負擔,進而可能增加患者復發的風險。家庭介入注重改善家庭的知識、情感、行為和整體家庭環境,從而有利於家庭幸福和患者症狀的管理。儘管擔心隱私和給家人帶來負擔,大多數思覺失調症患者還是同意讓家人參與他們的照護。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多項指引建議採用家庭介入措施,但目前有關其對思覺失調症患者及其家庭的有效性證據不一致,尚未得到確定。我們的目的是評估與標準治療相比,基於家庭的介入對思覺失調症或類思覺失調症障礙的患者及其家庭的效果。

我們做了什麽?

我們檢索了對思覺失調症患者及其家庭進行家庭介入的研究。我們對研究結果進行了比較和總結,並對證據的可信度進行了評級。

我們發現了甚麼?

我們找到了 26 項研究;1,985 人患有思覺失調症,有 2,056 名家庭成員。納入的患者年齡大多在 26 至 38 歲之間,患有思覺失調症 2.5 至 13 年。家庭成員的年齡從 36 歲到 56 歲不等。納入的研究涵蓋了 12 個國家。

與標準治療相比,家庭介入:

• 可能會減少患者治療後一個月內的復發率(4 項研究,229 人);

• 可能在治療後一個月內減輕照顧者負擔(8 項研究,563人);

• 可能讓更多家庭在研究結束時從高情感表達轉向低情感表達(即不利的家庭環境)(2 項研究,72 人);

• 對研究期間患者的死亡率可能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6 項研究,304 人);並且

• 治療後一個月內,對患者的住院情況可能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2 項研究,153 人)。

我們不確定家庭介入是否有助於患者繼續服藥或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證據的侷限性是什麼?

由於一些原因,我們對大多數證據的信心有限。大多數研究都只有少數人參與(而且他們可能知道自己屬於哪個治療組,這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行為),我們發現許多研究的資訊很少,很少有研究提供有關我們主要關注點的資訊(包括家庭的情感表達、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和生活品質)。這些研究採用了各種各樣的介入,並且在實施和評估方式上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很難比較它們的結果。

證據的更新日期為何?

此為考科藍文獻回顧的更新版本,上一版本於 2011 年更新。證據檢索日期截至到 2023 年 4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Cochrane Hong Kong)【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