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訊息
• 線上的認知行為治療是最常見的遠距心理治療方法。它可以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與失能問題。
• 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遠距心理治療的效果與有限的治療品質,目前尚不清楚遠距心理治療是否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或是會帶來有害的影響。
• 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研究來調查遠程心理治療。未來的研究應該探索更廣泛的技術和療法,並關注可能的不良影響。
為什麼考慮對慢性疼痛患者進行遠距心理治療?
慢性疼痛是指持續三個月或更長時間的疼痛。這是一種常見的經驗,可以嚴重地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與福祉。人們發現心理療法可以改善情緒和與疼痛相關的失能。治療慢性疼痛最常見的心理治療是認知行為療法(CBT),其著重於思想、感覺和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支持症狀管理。
不幸的是,不是每位患者都有機會進行心理治療。除了可以提供心理治療的合格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人數有限外,有些人可能會很難親自至診所就診。然而,科技(例如行動電話、電腦和網路)可能可以在人們的日常環境中直接向人們提供心理治療,而無需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在場。這種方法被稱為遠距交付,有可能幫助更多的人獲得治療。
我們想要探討什麼呢?
我們想要知道遠距心理治療是否:
• 改善疼痛、失能和生活品質(即生活的整體幸福感)。
• 造成任何非預期的有害影響。
我們做了那些研究?
我們檢索了將遠距心理治療與常規護理或非心理治療(例如疼痛相關教育)進行比較的研究。我們查看了治療結束時和一年後的研究結果。
我們對這些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和統整後,再依據研究方法和規模等因子進行證據可信度的評估。
我們發現什麼?
我們找了 32 項研究,包括 4,924 名患有一系列慢性疼痛疾病的病患,例如背痛、骨關節炎、纖維肌痛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受試者平均年齡介於 24 到 67 歲之間。於治療之後對參與的受試者進行為 3 至 12 個月的追蹤;我們沒有收集 12 個月後的資料。納入文獻回顧的研究共在 11 個國家進行,其中超過一半的研究有在瑞典 (9)、美國 (6) 和澳洲 (5) 執行。除一項未說明其資金來源的研究外,所有研究均由政府補助或慈善機構資助。
研究調查了基於認知行為治療(CBT; 共 25 項研究)和接受與承諾療法(ACT;共 7 項研究)的治療方法。其中一項 CBT 研究納入了另一組接受正向心理介入的人。除一項研究是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外,其他治療均於線上進行。
主要结果
由於研究中缺乏其他替代形式的遠距療法,因此我們的結果僅涉及由網路提供的遠距治療。
• 與常規治療(即通常可使用的標準支援)相比,線上 CBT 可能會減輕疼痛,並可能稍微減緩失能。目前尚不清楚線上認知行為治療是否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或產生意想不到的有害影響。
• 跟使用非心理治療方式(例如教育、線上討論區)來治療疼痛相比,線上 CBT 可能也可以稍微減輕疼痛。然而,它可能對生活品質與失能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並且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否會產生非預期中的有害影響。
• 與常規治療相比,線上 CBT 的益處可能在治療結束後 3 至 12 個月內不再有效。我們不知道與非心理治療相比,這項發現是否也是如此,因為非心理治療方式的療效尚不清楚。
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心理療法(例如 ACT)是否會帶來改善,因為總體而言,我們對這些心理療法的治療結果非常不確定。
證據的侷限性是什麼?
我們有一定的信心認為,在治療結束時,線上 CBT 可以減輕疼痛,但這種改善在治療結束 3 至 12 個月後並沒有出現。此外,我們對在追蹤期間內線上 CBT 對失能和生活品質沒有好處的發現有一定的信心。然而,我們對我們在 ACT 治療結果的發現幾乎沒有信心。
有三個主要因素降低了我們對這些證據的信心。首先,有些研究規模過小或未有充分研究內容確保其研究結果。其次,有少部分的研究證據並未涵蓋一系列疼痛狀況就導出其研究結果或發現,因此我們不能假設這些發現在所有類型的慢性疼痛中都是相同的。最後,不同研究間結果有時不一致。
本篇文獻回顧最新的更新日期為何?
此證據更新至 2022 年 6 月 29 日。
翻譯者:林家名(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研究助理)【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