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摘要
助產師連貫照護模式下的母親與嬰兒:剖腹產與器械輔助陰道分娩(使用產鉗或真空牽引器)的施行率較低;接受會陰切開術(由婦產專科醫師或助產師在會陰及陰道壁剪下切口)的人數可能較少;而自然陰道分娩機率則較高。
與其他模式相比,接受助產師連貫照護模式的婦女孕期、分娩過程及產後經驗的報告均較為正面。此外,可節省產前(孕期照護)及產間(分娩與嬰兒出生時照護)費用。
進一步的證據可能會改變這些結果,未來的研究應聚焦在助產師連續照護模式對於具社會風險因子及產生併發症婦女的影響,以及著重了解在中、低收入國家此照護模式的實施與涵蓋範圍擴大情形。
什麼是助產師連貫照護模式?
助產師連貫照護模式在婦女孕期、分娩及育兒初期皆由同一助產師或助產師團隊提供照護,必要情況下,助產師也會與婦產專科團隊共同合作。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本篇文獻回顧旨在了解在母親與嬰兒的益處方面,助產師連貫照護模式與其他模式有何差異。
關注的關鍵指標為:自然陰道分娩、剖腹產、區域麻醉(脊髓或硬脊膜外阻斷以麻醉下半身)、會陰(肛門與外陰之間的區域)完好、妊娠 24 週後流產、早產及新生兒死亡。
此外,也關注其他一系列指標,包括孕期婦女的經驗及照護費用。
我們做了什麼?
搜尋相關研究,比較助產師連貫照護模式與其他模式在提供孕期婦女照護方面的差異。我們比較及綜整這些研究試驗結果,並根據研究方法與規模等因子,評比證據可信度。
我們發現什麼?
總共納入 17 份研究文獻,含 18,533 名婦女,分別來自澳洲、加拿大、中國、愛爾蘭及英國。
其中許多研究主要聚焦在懷孕初期併發症風險較低或來自特定地理位置的婦女。婦女在孕期、分娩過程或產後出現併發症時,助產師在與婦產專科團隊協力合作下,仍持續提供助產照護。
主要結論
相較於其他照護模式,接受助產師連續照護模式的婦女與嬰兒施行剖腹產或器械輔助陰道分娩的機率較低,婦女接受會陰切開術的人數可能較少,而自然陰道分娩機率則較高。
在會陰完好的可能性方面,助產師連續照護模式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而在早產可能性方面,影響可能也微乎其微。
不確定助產師連續照護模式對於局部麻醉、妊娠 24 週後流產、新生兒死亡的影響。
接受助產師連續照護模式的婦女孕期、分娩過程及產後經驗的報告均較為正面。此外,可節省產前及產間照護費用。
研究證據有哪些限制?
對於這些研究結果的信心各不相同,未來進一步的證據可能會改變本篇文獻回顧的結論。例如,結果評估的人員對於婦女接受的照護類型是否知情,有時並不清楚。 妊娠 24 週後流產與新生兒死亡的證據來自於極少數受試者,沒有足夠的研究來確定相關結論。缺乏婦女產後健康狀況、新生兒再住院率與嬰兒健康狀況等重要層面資料。
幾乎沒有研究專門關注具高併發症風險婦女,也沒有任何研究關注具弱勢背景婦女,顯示未來的研究需著重這些範疇。這也凸顯出未來需有更全面性及多樣化的研究,特別是在納入不同人種與涵蓋各類醫療環境方面,以強化我們對於這些研究結果的理解與信心。
未來的研究應聚焦在助產師連續照護模式對於具社會風險因子及產生併發症婦女的影響,以及著重了解在中低收入國家此照護模式的實施與涵蓋範圍擴大情形。
證據最後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篇文獻回顧為前篇的更新版。已納入截至 2022 年 8 月 17 日的證據。
翻譯者:李慧婷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