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Cochrane 作者們著手調查藥物或非藥物(如補充和替代藥物)用於治療女性復發性念珠菌陰道炎(鵝口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陰道/外陰區域的鵝口瘡是由念珠菌 引起的,這是一種常見於陰道的酵母菌,屬於正常菌群,不會引起症狀。出於未知原因,念珠菌 會開始生長並引發念珠菌陰道炎(通常稱為鵝口瘡)的症狀。陰道鵝口瘡的症狀包括陰道和外陰區域的搔癢、腫脹與不適。據估計,高達 75% 的女性在育齡期間曾發生單純的陰道鵝口瘡。復發性念珠菌陰道炎 (RVVC) 發生於女性在 12 個月內發生 4 次以上的黴菌感染時。高達 5% 女性受 RVVC 所苦。部分醫生建議服用抗黴菌藥物來預防,但缺乏明確的實證指引。
研究特色
我們分析了 23 項研究,納入 17 至 67 歲的參加者共 2,212 人,她們均經檢測為陽性,確診為 RVVC。這些研究比較了一系列抗黴菌藥物(口服或塞入陰道),以及一些補充或替代治療(如乳酸桿菌疫苗或益生菌和特殊內褲)。這些研究報告了 6 個月和 12 個月後對鵝口瘡復發的影響。只有 1 項研究報告了 12 個月時的臨床復發次數。9 項研究報告了產業贊助資訊,有 3 項為獨立資金來源,還有 9 項研究並未報告資金來源。這項實證更新至 2021 年 10 月。
主要結果
6 項研究(607 名參與者)將抗黴菌藥物跟安慰劑或不治療進行比較。依據低確定性的實證顯示,抗黴菌治療可能跟 6 個月和 12 個月時臨床上的復發率降低有關。我們不確定口服治療是否優於局部治療(確定性很低的實證顯示兩者無差異)。
服用抗黴菌藥物預防鵝口瘡復發的副作用並不常見。這些研究報告了各種不同的副作用,變得難以比較。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最佳的藥物、劑量與服用頻率。我們無法確定對懷孕中或罹患糖尿病女性的影響。
實證的可信度
基於審慎考量偏差風險、報告內容不明確以及可合併探討的研究數量有限,我們對這些實證的信心為低到非常低。這意味著新的研究可能改變我們對治療效果和我們所下結論的信心。
翻譯者: 邱曉萱 (臺南市政府,專員)【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