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拔牙後對下頜骨最好的保護方式?

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

拔牙是一種很常見的手術,可用於以下情況:

-- 拔除受損的牙齒或齲齒;
-- 拔除異位牙齒;
-- 為其他牙齒製造空間。

拔牙後,因為不再需要支撐牙齒,所以部分原來用於支撐牙齒的顎骨會萎縮。如果骨頭萎縮太多,會導致:

-- 用人工牙齒(植牙)來取代缺牙會變很困難甚至不可能,以及
-- 減弱對相鄰牙齒的支撐及健康。

為了限制拔牙後的骨質流失,牙醫師或外科醫師可以施行齒槽嵴保存術 (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 ARP)。ARP 包含填補缺牙留下來的洞 (使用多種不同材料及技術) 並讓其在幾個月內癒合。這個洞可以使用人骨、動物骨或人造骨來填補。可以使用下列材料進行覆蓋 (可阻止牙齦生長進入洞中):

-- 一段時間後會被人體自然吸收的材料,或
-- 不再需要時必需用手術移除的材料。

為了查明 ARP 技術是否可以在拔牙後保護下頜骨,我們審查了一些研究證據。我們也想知道是否有任何一種材料和 ARP 技術比其他的更好。

我們如何確定及評估證據?

首先,我們搜索了有比較以下項目的醫學文獻:

-- ARP 與非 ARP 的比較,或
-- 不同的 ARP 材料或技術

接著我們比較了實驗結果,總結了所有研究的證據。最後,我們的研究信心是基於研究方法和研究規模等因素以及不同研究的一致性來進行評估。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找到了 16 項研究,一共追蹤 426 位成人至少六個月。這些研究分別在北美洲、南美洲、歐洲及亞洲進行。其中 4 項研究由製藥及醫療器械公司贊助。其他的研究則為接受公共資金資助,或是没有特定的資助,或者是没有報告資金來源其一。

ARP 與非 ARP 的比較

有 8 項研究比較了 ARP 技術與非 ARP 技術。在其中七項研究中使用了動物骨來填補曾經是缺牙的凹洞。1 項研究是使用人工骨來進行填充。

骨缺損 :研究中的證據建議 ARP 可能可以預防拔牙後的骨缺損。然而,我們對於這項發現沒有足夠的信心。這是因為這些研究報告的結果有衝突,而且沒有清楚說明他們的研究方法。

併發症:關於併發症(如不適或疼痛)的證據不一致。1 項研究指出在一位使用 ARP 的病人出現延遲癒合的清況。另 1 項研究報告,一些進行過 ARP 手術的病人經歷了疼痛和腫脹的情形。其他研究則沒有併發症的報告。

對植牙的可能影響:從使用動物骨頭進行 ARP 的研究中得出的證據表明,ARP 可能對在植牙前針對下顎添加更多骨頭的需求只有很小或沒有影響。然而,我們對於這項發現沒有足夠的信心。這是因為這些研究報告的結果有衝突,而且沒有清楚說明他們的研究方法。

目前尚不清楚 ARP 是否影響植牙的成功或是植牙後的牙齒外觀。因為對此進行完善審查的研究數量太少。

不同材料的比較

8 項研究比較了使用了不同的 ARP 材料 (比較動物骨與人造骨)。整體來說,這些研究沒有提供足夠強而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哪一種材料的效果是最好的。

骨缺損:有一些證據指出在動物骨跟人造骨之間對於造成骨缺損也許有些微或者是沒有差別。然而,我們對於這項發現沒有足夠的信心。這是因為這些研究報告的結果有衝突,而且沒有清楚說明他們的研究方法。

併發症:關於併發症的證據不一致。一些研究指出了發紅、疼痛或腫脹,但其他研究中並沒有記錄任何併發症的發生。

對植牙的可能影響:證據表明使用的材料可能對在植牙前需要在下顎添加更多骨頭的需求只有些微或是沒有影響。然而,我們對於這項發現沒有足夠的信心。這是因為這些研究報告的結果有衝突,而且沒有清楚說明他們的研究方法。

目前並不清楚不同的 ARP 材料或技術是否影響植牙的成功或是植牙後的牙齒外觀。因為對此進行完善審查的研究數量太少。

這代表了什麼?

我們不知道拔牙後哪種方式最能保護下頜骨。目前尚不清楚:

-- ARP 是否比非 ARP 更好,或是
-- 是否某些 ARP 材料和技術比其他得更好

這是因為目前可得的證據尚不足夠有力。

未來那些清楚報告研究方法並且長期追蹤參與者的研究將有助於加強證據並得出結論。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最新的證據檢索可追溯至 2021 年 3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王天箖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