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訊息
我們不確定針對療養院住民進行社會心理措施介入是否能有效減少其抗精神病藥物使用,該研究使用了多種方法並顯示不一致的結果,但似乎很難將結果推廣到不同的健康、社會照護體系。沒有證據顯示社會心理措施介入會導致危害事件,如:意外跌倒或病人入院等。
為什麼療養院住民要服用抗精神病藥物?
許多療養院居民罹患有失智症,在罹病過程中的某些時候會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特別在疾病後期更為常見。對於住民本身和他們的照顧者來說,症狀可能是嚴重和痛苦的,包括焦慮、不安和徘徊、幻覺(看到或聽到不真實存在的東西)以及對他人的攻擊行為。護理人員面臨住民的挑戰性行為,並分析這些行為的原因、前因或後果。
通常使用抗精神病藥物來控制這些症狀和行為。這些藥物主要用於治療與精神病相關的疾病(導致人們對事物的感知或解釋與其他人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但也用於治療具有與精神病類似症狀的其他疾病,例如失智症。這些藥物並不一定有效果,對於失智症病人甚至可能有危害。因此,指引建議只有在非藥物策略不起作用時才應使用它們。
我們想了解什麼?
由於抗精神病藥物對失智症益處有限且存有潛在危害,因此我們對於降低療養院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方法感興趣。這些方法可能包括組織因素、員工教育訓練或其他介入措施。我們對於照護組織、提供方式與推廣替代性非藥物策略等社會心理介入措施感興趣,介入預措施通常含括不同的部分,如: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專業藥物審查機制與針對住民提供額外的支持性活動等。這些介入措施可能會帶給療養院住民有幸福感,或提高工作人員對於失智症病人的支持或照護技巧。一種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 (person-centred care),使每個住民都能被視為獨立個體,並使其個人需求能被關注到。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索了比較減少抗精神病藥物使用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與常規照護的研究。我們研究了這些介入措施對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人數,以及其對住民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影響,與介入措施和危害事件的關係,如:跌倒和病人入院等。
接著對各項研究結果進行彙總,並基於研究方法和樣本數等因素對證據等級進行分級。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了 5 項試驗涉及 120 間療養院與 8,342 名住民。1 項研究在美國進行、1 項在加拿大進行、2 項在英國進行、1 項在德國進行。研究介入時間約 6 至 12 個月。所有研究都有含括對於護理人員和其他團隊成員的教育訓練,2 項研究專門提倡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另 1 項研究則調查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與額外的介入措施,包括:運動、社交活動或藥物審視。
主要結果
結果顯示這些研究差異性太大,無法合併它們的結果。整體而言,因為研究結果不一致性,故我們無法確定社會心理措施介入會導致減少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兩項較早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社會心理措施介入確實減少了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其中一項是衛教介入,另一項是英國療養院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介入,後來在德國重複同樣的試驗並沒有成功。這項研究著重於增加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審視機制,如:藥物審視(但不進行額外的運動或社交活動)可能會降低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最後一個研究是對工作人員介入教育訓練,顯示其對於抗精神病藥物使用並無影響。
三個研究提供了危害事件資料,如:跌倒與病人入院等,結果顯示沒有證據證明社會心理介入措施與危害事件有關係。另外,同樣沒有明確證據證實社會心理介入措施對身心健康或生活品質有影響。
這些證據受到哪些侷限?
由於研究樣本較少、研究間存在設計差異且結果不一致現象,故我們對文獻證據信心較低。此外,這些研究在不同國家進行,可能也存在照護常規的差異,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提供我們感興趣的數據資料。
本篇文獻回顧最新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文更新了先前的文獻回顧,證據更新至 2022 年 7 月。
翻譯者:謝侑伶 (亞東醫院醫療事務處,專員)【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