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感染 C 型肝炎病毒 (HCV) 的透析患者所做的介入措施

研究議題為何?

C 型肝炎是一種由 C 型肝炎病毒 (HCV) 所引起的肝臟疾病,例如吸毒時共用針頭及其它受血液污染的物品時,在人與人之間通過血液接觸傳播。此類病毒會長期留存於體內,在某些情況下會影響肝臟,進而緩慢破壞或肝硬化以及肝癌。感染的人可能會出現虛弱、噁心、黃疸以及體重減輕等症狀,並且患者的肝酵素及膽紅素可能會升高。

HCV 已遍布全世界,且因國家/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患慢性感染的人數約為 7,000 萬人,為慢性肝臟疾病患者總數的 40%。長期接受血液透析者更容易感染此種病毒。那些可以口服,並且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藥物,取代了先前用來治療 HCV 感染的干擾素。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藥物其效能及耐受性更佳,並對所有患者幾乎有效。干擾素需透過皮下注射,效能較低且副作用較大。為了提高效用,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藥物療程需 12 週,而干擾素則需使用 24 至 48 週,並同時服用或不服用雷巴威林(Ribavirin)藥片。然而,雷巴威林會積累在患有腎病的患者體內,破壞紅血球細胞並造成貧血。

我們做了什麼?

自上一篇文獻回顧於 2015 年發表以來,用於治療 HCV 感染的新藥物(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已然問世,因此,我們更新了證據,以包含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的功效。本次更新自隨機對照研究中尋找新證據,以分析如何治療受 HCV 感染的透析患者。

我們發現了什麼?

更新後發現了三項研究,約含 600 名患者,在可納入過去的文獻回顧中,有 10 項研究與血液透析有關。同時使用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藥物 grazoprevir 和 elbasvir,會在治療結束時完全發揮作用,但無後續數據,證據品質也不高。在干擾素中加入雷巴威林會產生更好的持續反應(治療停止後血液中沒有病毒),疾病復發的機會減少,但會出現更多不良事件。特拉匹韋 (Telaprevir) 和不同劑量的雷巴威林結合不同劑量及持續時間的聚乙二醇 (PEG) 干擾素,會產生幾乎相似的治療結束反應和持續反應,但證據品質並不高。PEG 干擾素在產生短期反應方面比標準干擾素更有效,但在持續反應時則不然,且兩者具有相等耐受性。增加 PEG 干擾素的劑量不會改善反應,但具有耐受性。此篇文獻回顧的限制在於,僅有少數研究可用且參與者較少,而先前的研究因預期副作用排除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因此,可用證據品質不高。針對新款藥物,即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藥物,現在在普通人群中已取代干擾素的證據有限,且品質不高。

結論

此為更新後的文獻回顧,此文獻回顧描述感染 HCV 的透析患者其現有治療方法。在治療上,直接作用的抗病毒藥物已經取代干擾素的使用。Grazoprevir 和 elbasvir 幾乎在所有患者中產生了治療結束反應,但無數據可用於後續持續反應,且證據品質不高。特拉匹韋、雷巴威林和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使用時,不同劑量和持續時間的效能幾乎相似,且證據品質不高。PEG 干擾素比標準干擾素更有效,可以在治療結束時產生非持續反應,而兩者擁有同等耐受性。增加 PEG 干擾素的劑量不會改善反應,但高劑量和低劑量干擾素擁有同等耐受性。即使停止治療,加入雷巴威林可產生更好的反應,但不良反應發生機率也會增加。

翻譯紀錄: 

翻譯者: 鍾佳容 (學生)【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o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